引言
其實寫這篇文章時,沒有要分享被動收入的事,但後續許多人似乎更好奇怎麼打造被動收入好過上理想的生活。想想我也確實沒有分享過,只是凡跟賺錢有關的東西,都會涉及風險,我不想惹上不必要的麻煩。真正有用的手段一般外面都是有價分享,免費的資訊多半搔不到癢處,所以打算分享一些付費資源讓各位參考,而在商言商,當然也不是隨手幫別人做嫁衣。接洽途中有些環節卡著,結果就拖延到了現在。
總之,自己用來打造被動收入的幾種方法,在本週三(2024/11/20)晚上 10:15 的 YouTube 直播 會詳細介紹。加密貨幣是我的被動收入組合其中之一,屆時也有他人的免費講座開放報名。
正文
受到一些關於財務自由的觀點啟發,前段時間我開始反思「先讓心態自由,財務就能自由」「收斂物慾,就能更快自由」——講是那樣講,有那麼容易做到嗎?
我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達到每月被動收入超過普通上班族的薪資,即便如此我依然拼命工作,因為曾經遭遇重大財務損失,一日被蛇咬終生怕草繩,在能守住原則的前提下我總是盡可能抓住賺錢機會。
我曾經損失超過千萬,讓十多年的事業積累功虧一簣,不知道人生還會發生什麼事,危機感令我賺多少錢都沒辦法覺得足夠。
實際上,我早就發現對工作的狂熱近乎病態,尤其是在接了一大堆案子後,雖然收入穩定成長,時間被壓縮得越來越少,幾乎讓我沒時間再做喜歡的創作,就算寫文章也要小心翼翼地為流量去設計主題,因為有漂亮的社群數據更方便接案。
結果就越來越不開心。雖然不至陷入憂鬱狀態,我常有種再回到社畜生活的不自由感。
10/2 從台北出發,10/29 晚上歸來,差不多整整出國一個月,因為時差+國外行程多的關係,順勢拒絕掉大部分的工作。趁著把自己丟到陌生的環境,想知道如果我不像以往那樣追逐流量和錢,過著隨遇而安的任性生活,我會比較滿意嗎?
第一階段的心情是有些焦慮的。10月2日中午抵達紐西蘭奧克蘭機場,在室內大廳等待友人接機。陰天,天氣並不特別晴朗,也許正因如此,我遲遲無法將心情切換到度假模式。
百無聊賴之際,我仍然勤勞地更新社群動態,時不時地查看臉書和 Threads。一直到第二、三天,儘管面臨著異國生活帶來的種種衝擊,我依然保持著不斷更新動態的習慣。
那時我並未意識到,這是因為長久以來養成的慣性——彷彿生活必須與網路社群同步。我也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,畢竟遇到什麼事情立即分享、與網友互動,對我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日常。
但接下來,時差加上國外的諸多戶外活動,卻產生了魔法般的效果:隨著在晴朗的奧克蘭待得越久,我越來越不會打開手機查看社群媒體。
我住在奧克蘭東區,走路十幾分鐘就能抵達一個商店林立的小鎮,步行約 45 分鐘則能直達一處美麗而人煙稀少的海灘。雖然房子就在公車站旁,車流量不小,但房屋之間的間隔很大,採光極佳。即使待在室內,透過寬大的落地窗也能望見蔚藍天空,就算是陰天,室內的光線依然充足。
第二天我就在海邊漫步了一個下午。當地下午兩三點,大約是台灣人早晨起床的時間,而那時我已經完成了洗衣等大部分例行家事,還有餘裕處理一些工作,為一整天收尾。
當地上班族大約四、五點就會下班,正值南半球春末,白晝特別漫長,因此他們在下班後還有充裕的時間與友人聚會或是運動,直到晚上八九點回家,天色未完全暗去,感覺一天依然很長。
我通常會在傍晚到入夜前收到各種工作邀約的信件,但對我來說一天已近尾聲,加上度假時的慵懶心境,讓我往往選擇延遲回信或婉拒。不知不覺間,我發現整個月幾乎沒有接下任何工作,卻未感到焦慮。一方面是因為我將這個月定位為度假,偶爾放縱也無妨;另一方面,我也很想測試,如果真的放手一個月佛系經營會是什麼結果。
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奧克蘭市區或北島的幾處景點活動,有時健行、有時打球,有時與當地人喝茶聊天。沒有戶外行程的時候,就待在家裡,卻也不會花太多時間看手機或電腦。
因為天氣實在太好了,在採光充足的寬敞房子裡,最適合的活動是看書。我甚至也不太看電視,不明白為何過往對 3C 產品的依賴會如此迅速消退。
我上網查了查,還真找到了科學解釋:自然風景、陽光等溫和刺激,同樣能提供人體最愛的多巴胺來源,而且創造的是更持久和良性的享受。也就是說,一個人如果常常置身自然風光之中,能夠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好裡,自然而然就會戒掉來自 3C 或社群網路所提供的多巴胺刺激。
這實在很神奇。之前在《大腦不滿足》這本書中讀到,人之所以會對社群軟體等資訊來源如此癡迷,哪怕是虛假或無用的資訊,只帶來焦慮甚至暴躁情緒的刺激,我們卻無法抗拒,那是源自祖先大腦對新事物、新資訊的無限渴求。
當我們滑著手機時,以為開拓了新世界,取代祖先一步步探索新天地的成就感與刺激感,但實際上那只是種虛假的錯覺。因此在現代,如果我們能夠親自用雙眼、雙腳去開拓視野,大腦自然就不會對網路或社群上癮。
在奧克蘭期間,第二件特別有感的事是消失殆盡的外貌焦慮。雖然我個人好像沒什麼資格說自己有那種焦慮,但即便像我這樣不太花心思打扮的人,也會稍稍注意髮型或穿著。
在紐西蘭,也許是因為氣候多變,再加上這是個以觀光旅遊聞名的國家,國民出了名愛玩,他們的衣著都以機能為主。每個人的穿著都相當隨興,夠穿就好、能防風就好、能禦寒就好。
稍微有變化的就是顏色款式。清一色的是 T 恤、Polo 衫、牛仔褲、運動褲、瑜伽褲,連上班穿著都沒有特別要求。
也看不到在台灣韓國街頭處處可見的空氣瀏海、髮根燙等精緻造型。來的前幾天我還特別注意要維持髮根燙的蓬鬆,後來索性放飛自我了,因為在這裡精心打理髮型反而顯得格格不入。反正也沒有人在意。
生活中沒有裝飾外表的需求,自然對光鮮亮麗的社群內容再多了一層免疫力。
最後來談談,這樣放鬆一個月後,與之前在台灣工作的狀態相比有什麼改變。
首先,收入減少了 80% 以上,這是意料中的,因為我幾乎沒有工作,僅維持最低限度的更新:偶爾想到就寫寫文章,podcast 也只更新了兩次,社群動態一天發個兩三則,而且都沒寫太多字。倒不是因為太忙,純粹是失去了分享的慾望。
儘管去了很多地方,但漸漸地,我感受到我的靈魂活在當下的現實中,與網路斷開連結。
最明顯的感受是,當我偶爾想再滑手機看社群資訊時,看到大家在討論陌生人的八卦、各種最新炎上事件,我變得毫無興趣,也沒什麼想說的。我不確定這對一個創作者而言是否是好事,因為這意味著靈感減少了,但同時,焦慮感也消失了。
明明少賺很多錢,明明沒有產出更多文字,為何焦慮感卻不見了?
當然基於我個人的經濟狀況,即便悠哉度過一個月,被動收入還是能支撐開銷。可是我驚訝地發現,即便是在物價比台灣貴上兩三倍的奧克蘭,這個月的消費居然比前幾個月在台灣還少。我沒有買什麼東西,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做飯吃,唯一的開銷就是食物、房租和交通費。
在台灣時常常被各種社群廣告轟炸而產生莫名的慾望,動不動就覺得自己需要這個那個;或是好不容易完成艱辛的工作,就想要犒賞自己,於是跑去高級餐廳享受美食。以為吃得心滿意足,但只是落入一個又一個的消費陷阱輪迴——等到下次完成工作,我又會想買酷東西或是吃頓好料來慰勞自己。導致我那個月雖然賺很多,口袋也不斷被掏空。
比較起來,在台灣過著花錢很兇的生活,也因為拼命工作而賺進可觀收入,我以為能帶來安全感;然而讓自己刻意佛系過一個月,消費突然降到只剩生活所需,雖然賺的錢也變得很少,我的心靈卻感到極大的安定與滿足。
我想差不多可以下個結論了:這就是緊湊且充滿物慾的都市生活,以及社群媒體對我們造成的摧殘。
實際上人類一點也不需要那些東西,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社會,我們以為自己需要很多東西,但追求那些東西的過程,卻只是讓我們的慾望越發膨脹,廣告、勵志演講、網紅炫富,持續養大我們的胃口,永遠不會滿足。
原來我們真正需要的,可能只是一處能夠看到美景的鄉野,好好曬著陽光,體會著風和日麗,享受著鄰居、友人的談笑風生。
即便不會累積什麼驚人的積蓄,但從你願意斷捨離的一刻起,就已經能過著心之嚮往的生活了,不是嗎?
不工作的一個月對我的啟發很多,我沒有發現自己已經「夠了」,努力的方向確實可以調整一下。
與各位分享:)